在宁夏某炼油厂 徐工QAY650、QY70K起重机与工作人员紧锣密鼓共同奋战确保产品质量,近日,在宁夏某炼油厂,徐工QAY650、QY70K两台起重机产品正紧张地忙碌在该厂二联合装置的检修工作一线,由于该厂是停电检修,因此多个检修作业需同时施工。通过专业密切的配合,参检人员与徐工起重机协同作战、克服检修时间紧、项目多、难度大的特点,确保了检修施工安全、质量和进度。
吊装机械具体吊运程序如下:1) 清理吊装现场障碍物并做好维护;2) 准备吊装设备及机具并在土建预留孔顶部安装固定手动葫芦;3) 设备运至吊装现场并拆除设备包装检查设备吊耳,同时对设备的棱角及重要部位进行保护;4) 在吊装孔内侧设置手动葫芦和拆卸设备运输底排(因原设备运输底排不宜在狭窄的机房内使用);5) 将设备吊至离地20mm处进行试吊,检查吊机、吊具及吊耳是否正常;6) 采用2台90吨的汽车吊双机抬吊,起重机制动后锁紧将设备吊至土建预留孔外侧7) 一台吊机松钩转由预先设置的手动葫芦接替;通过手动葫芦与吊机的配合将设备逐渐拉进建筑物内,同时使设备放置于水平运输轨道上设置的运输底排及滚杠上;桥式起重机吊装8) 将设备转移走重复以上步骤进行第二台设备的吊装;吊装带维护方法1、在移动吊装带和货物的时候,不要拖拽。不要使之打结。2、不应将软环同任何可能对它造成损害,磨损的装置连接在一起。3、在承载时,不应使之打拧。4、不应使用没有护套的吊带承载有尖角、棱边的货物。5、吊装工艺应避免软环张开角度超过20°。6、吊带应在避光和无紫外线辐射的条件下存放。7、不应把吊装带存放在明火旁或其他热源附近。8、不使用吊装带时,应将吊带放置在光线好的地方上。
记者在展会现场了解到,早在39吨“立项之初,徐工研发团队便倾注了大量心血与智慧。务实的徐工研发人员潜心研究,突破创新,扎根工地进行无数次的超强度实验,积极对标当前世界先进的垂直振动技术,成功攻克多项关键核心技术难题,终于研发出具有徐工特色的垂直振动技术和世界领先的垂直振动轮,从而实现了超大激振力超大振幅,使其具备了超厚铺层、超深度压实的能力。据了解,其有效压实深度达1m以上,作业效率极高,压实十分均匀,平整度、压实效果较好,”的美誉实至名归。同时,39吨“全球之”传承了徐工压路机一贯可靠、高效、智能的压实特点。为使这个39吨“大块头”高效稳健,研发人员凭借丰富的设计经验、多次技术调研和方案评审,设计制定优的整机性能参数,使其具备了稳定的振动力源、40%以上的良好爬坡、超强防打滑以及高效可靠的超厚铺层工作多项能力。并利用国际领先的CAE流场分析等数字化设计技术,保证散热性能,切实提升了动力系统的可靠性据悉,研发团队与清华大学合作,开发出的新一代外观覆盖件和驾驶室,使39吨的“全球之”更具徐工特色和国际范儿。 作为中国乃至世界路面机械发展的又一里程碑,如今,39吨“全球之”——徐工新型超大吨位全液压单钢轮压路机的成功问世,必将承载着大国重器的无限荣耀,再次引领工程机械行业实现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全球超越。
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重大专项CAP1400示范工程施工用3600吨级重型履带大吊车载荷试验圆满完成,CAP1400示范工程3600吨级重型履带式大吊车由我国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制 大吊车是CAP1400核电建设的核心设备之一,CAP1400采用“模块化施工”技术,即把核电机组分割为若干厂房结构模块和设备模块,通过在车间或现场厂区预制组件,再通过大吊车吊装、对接,像搭积木一样组建。这种方式大量引入平行作业,使现场作业流程由“串联”变为“并联”,可以显著提升建造效率。 该型大吊车采用创新的履带下车样式,下车受力更均匀,臂架承载力更强,具有更好的作业安全性。该型大吊车大额定起重量3600吨,长主臂84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日前,全国机械工业第三十四次质量信得过班组、质量管理小组代表大会在郑州隆重召开。来自全国机械行业参会代表近700人,参赛发表项目近370项,分七个会场同时进行发表评审。 经过激烈的角逐,徐工起重机械以重型三分厂为代表的“追梦”QC小组等7项参赛成果项目全部荣获一等奖。同时,徐工消莱阳80吨吊车出租防车“以质取胜”QC小组荣获“全国机械工业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标杆小组”称号。徐工重型荣获“全国机械工业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优秀企业”称号。 群众性质量改进活动始终是事业部质量改进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全国机械工业“双代会”成果发表,为企业群众性改进活动提供一个相互学习交流、取长补短的机遇,通过成果发表的方式,让员工不断提高自己的质量意识,在实际工作中创造、发现改进的机会,从而达到提升产品品质、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质量成本的目的。事业部7项成果代表的精彩发表赢得了评委及机械行业同仁的阵阵掌声。 全国机械工业吊车“双代会”是目前国内影响力大的行业群众性质量活动的盛会,也是一线技术人员和工人展现现代制造企业从业者风采的极佳平台。
鲁公网安备 37068202000376号
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公开渠道 如有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