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时代都有代表性的工程,这些超级工程都将成为影响新一代“工业革命”的标志性符号。随着“宏海号”22000吨现场项目指挥长张聪的一声令下,宏华海洋首制船(M1201)下水仪式正式举行,进而标志着由武汉重型装备制造企业武桥重工集团整体打造的世界级超级工程装备——“宏海号”22000吨门式起重机1号机顺利完成它的总装调试工作,并实施首吊。 举世瞩目的“宏海吊”,是目前全球起重量大的可移动的门式起重机,总投资7亿多元,主体跨度124米,起吊高达65米,总起重量为22000吨,这是中国人第一次把门式起重机设计在20000吨级以上。有人做过这样的统计,如果将这1000标准集装箱首尾相接,长度超过1座天兴洲长江大桥的长度。如果这些集装箱各个相叠,那么高度将是世界著名的巴黎埃菲尔铁塔高度的7倍有余。据了解,以往海上钻井平台通常采用分段建造的方法,先建造下浮体,使用百吨级的起重设备将诸多分段吊装到30多米高的下浮体上,高位作业,安全、质量、效率都难以保证,造成资源浪费。依靠“宏海吊”等一系列创新工艺,可实现石油钻井平台分段建造、设备安装在陆地上完成之后,一次性将20000吨以上的模块整体吊装合拢。目前,2号机也进入了紧张的装配阶段,预计整机将于2015年6月完工。 届时,首台套世界大起重量可移动门式起重装备将成为武汉高端重型工程装备领域的“新名片”。它改变着中国乃至世界海洋工程项目建造领域的未来。实现海洋强国战略,推进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的升级,造大船,建设海上“铁路”,将不再是梦想。
安哥拉当地时间12月17日,有“世界消防第一高”之称的徐工100米登高平台消防车和88米、68米共4辆高米数消防车在远洋抵达首都罗安达并进行了验收交接后,正式开始了对终使用方—安安哥拉当地时间12月17日,有“世界消防第一高”之称的徐工100米登高平台消防车和88米、68米共4辆高米数消防车在远洋抵达首都罗安达并进行了验收胶州附近起重设备出租公司交接后,正式开始了对终使用方—安哥拉消防局人员的培训课程。 此次出口创下了国产登高平台消防产品出口高米数的新纪录,同时也是国产高米数登高平台消防车首次批量出口,不仅在国内造成巨大反响,同时也帮助作为此次交付使用国--安哥拉提升了其在高端救援领域的硬件实力。安哥拉及整个非洲区国家都对此批徐工产品抱有高度的期待,“它们”实现了非洲国家的一个新高度。在设备出海后,徐工集团即刻派遣了包括电气、液压、调试系统方面的高级服务培训工程师组成售后服务团队,为安哥拉消防局人员进行包括实际操作、理论讲解、维修保养等一系列售后服务跟踪保障工作,充分展示了徐工集团作为工程机械行业的领跑者,坚持为客户提供成套解决方案的一贯理念,也是对徐工集团“担大任、行大道、成大器”核心价值观的好诠释。
强企报国之志,尽显徐工的责任与担当,徐工始终用产品架起与国防的桥梁、与社会的桥梁,将徐工力量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国防建设和国家建设,为实现强军梦和中国梦做出贡献。舷梯,作为连接航母和母港之间的桥梁,航母每次靠岸时,都需要起重机将岸上的舷梯对接到航母上,这一过程好比“穿针引线”,吊车拴着“引线”,穿进航母舷梯口这一“针鼻儿”。由于潮涨潮落,舷梯吊起来后,要与航母保证相对平稳、直线地移动过去,才能快速与航母舷梯口的缝隙对接。这非常考验操机手的操作功力,更考验起重机的稳定性、微动性和精准性。徐工起重机凭借出色的性能,一次次精准高效地完成吊装任务,为中国航母事业和强国强军梦铸起坚强的后盾。强企报国之志,尽显徐工的责任与担当,徐工始终用产品架起与国防的桥梁、与社会的桥梁,将徐工力量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国防建设和国家建设,为实现强军梦和中国梦做出贡献。
9月中旬,在江苏徐工集团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的调试场地,一台起重能力4000吨的起重机正在组装,准备调试尚未安装吊臂等部件,这台机器仅履带就有3米多高,大小两台履带式底座,面积超过一个篮球场徐工履带起重机研究所所长孙丽说,4000吨起重能力是指在吊臂20米范围内,可以将约2260辆奥迪A6轿车同时吊起。如果让这些车首尾相连,从北京的建国门可以一直排到公主坟。这是徐工集团生产建造的第二台同型号起重机,未来很可能用于中国大型核电工程建设。此前,2013年交付的首台4000吨起重机,已服务于石油化工领域的大吨位吊装工程。 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国家力量,它凝聚着几十年来工程机械领域的苦心积累。 以这个“巨无霸”为代表,用徐工集团董事长王民的话说:“已经登上了8000米的高度,还剩下几百米的努力,就可以登顶珠峰。” 这可能也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漫长征途中艰难的篇章,“用5到10年,咬咬牙就过去了。”王民对我们说。 这台4000吨级起重机,全称是徐工XGC88000—4000吨级履带式起重机,88000指力矩88000吨米。
鲁公网安备 37068202000376号
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公开渠道 如有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